什么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深圳教育 日期:2013-5-20 作者:深圳学校网

  什么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以生为本的教学?在当下的中小学校园,“以学为本、问题导学”正成为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理念。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型,由教师传递型课堂向教师导学型、问题导学型以及学生自我导学型课堂转型,改变“以教代学”、“有教无学”的局面,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广州天河区骏景小学的一节数学教学课,引发了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裴光勇主任的浓厚兴趣和深度思考。让我们沿着作者的字迹,领略异地教改的风采。

  2012年12月7日,在南山区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王水发的带领下,我和深圳市南山区部分小学校长来到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学习考察,听了语、数、英3节观摩课和语文、数学、美术3个学科组的介绍,收获很大。其中麦颖秀老师上的一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按该校生本课堂的做法,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即前置小研究,独立探究了“进率”是如何发生的等相关知识点。本节课就是通过集中展示同学们的自学成果,来实现教学目标。



  实录:

  教师:谁还记得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米=   分米=   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后面比较长度与面积的进率作铺垫,显得很有逻辑性。

  学生:纷纷拿出事先准备的小纸条填空。

  教师:今天,我们来探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下面,请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把自己先前自学的收获与体会与组员分享,就疑点问题简单讨论,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全体成员上台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人人参与,体现平等,这是生本课堂的要义之一。各组交流都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进率是如何发生的,每个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耐人寻味。

  第一小组展示:采取“数”的方法学习

  首先是一位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汇报。他指着一张事先画好的方格图(见图1) 说:“先把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我们就数一数有多少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数格子。下面我们一起数,横着数,从左边第1个方格起往右数:1、2……10,共有10个小方格;竖着数,从上面第1个方格起往下数:1、2……10,共有10个小方格。把横着的10个小方格与竖着的10个小方格相乘就是100个小方格。这样,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大方格)就被分成了100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小方格)。因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我的汇报到这里,下面请大家提问题。”

  学生开始随机提问,诸多生成,精彩不断。

  学生1问:第一个方格(最左最上的)横着数了一次,竖着又数了一次,为什么要重复数两次呢?第一组同学作了一个简单回答:第一个方格是起点,当然都从这里开始(理解精准)。为了强化对这个“起点”的认同,同学们又一起数了一遍。

  

  学生2提问:10个横方格与10个竖方格为什么是“乘”,不是“加”呢?第一组的一个男同学是这样回答的:前面横着数的这个10实际上是数了10列(从上往下看,一边说一边比划),后面竖着数的这个10实际上是数了10行(从左往右看),所以是“乘”。在老师的引导下,下面同学开始补充,一个男生说:第一个10表示第一行上有10个小方格,第二个10 表示这样的行一共有10个……没等说完,一个女同学急忙补充道:这里就是10个10呀,即每一份是10,一共有10份,每份数乘份数,所以用乘,不用加。

  学生的思维简洁而严谨,敏锐而深刻,一语中的,直击本质。学生的思维虽说稚嫩,但总是由模糊到清晰,从残缺到完整,跌跌撞撞直到问题的本质,这也是人类认知规律的体现。就这样,台上台下,学生老师,展开了互动,气氛十分活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花绽放,这不就是孩子们在生本课堂中的自由呼吸与快乐成长吗?

  学生3提问:由分米到厘米,在长度中是10,为什么到了面积就变成100呢?台下一个学生说,长度是反映线段的长短,是一个10,面积是反映表面的大小,涉及到两个边长(线段),也就是两个10了,而它们又是“乘”的,所以就变成100了。在老师点头肯定后,全班响起了一片掌声。学生的说理虽然稚嫩,但蕴藏着空间维度变化的思想,十分可贵。

  第二组展示:采取“算”的方法学习

  在同学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大家理解了以下内容: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由面积公式知道, 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学完这一环节后,同学们进入了提问环节。

  学生4问道:为什么不打格子呢?很奇怪!

  这个学生还沉浸在“数”的直观世界中,这一问却让同学们意识到了不同:目前这个“算”的方法在形式上不同于上面“数”的方法,一个是计算推演,一个是直观观察。这一问,还可能引起善思考的学生对两种方法的比较与剖析,就能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知道其实质是一样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学生5问道:为什么面积单位是按100的进率呢?

  本小组未做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是在重复前面的问题,而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引起了同学们对新知识的注意。

  接下来,是自由展示时间。

  第三组展示:采取“分”的方法学习

  学生6进行展示:将图1分为上下两半(见图2),按第一小组的方法可得出每一半有50个小方格,总共有100个小方格。

  

  学生7展示:继续采取“分”的方法,将图1平均分为4份……

  一同学问道:这样下去,我们不是可以将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吗,而且每份都是1平方厘米?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开了。一阵议论过后,大家恍悟了:那不就是第一组同学的方法吗?这种分的方法实质上也就是数的方法,而且把不容易一眼看出的复杂问题分解,是化归策略的雏形。

  教师:还有什么方法? 

  学生8:我是先分后算。

  学生9:我就是算的……

  这样,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自主探究,最终得出结论:1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选用上面的方法很快获得了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教师:我们获得了面积进率,大家对面积进率有什么发现?

  学生10:进率都是100。(指从平方米到平方分米,从平方分米到平方厘米)

  学生11:相邻的两个单位从大到小进率都是100。

  学生12:长度比面积小了10倍。

  学生12的话音刚落,全班异口同声地说: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不能比较。

  老师:嗯,这两个不同的单位不能比较。

  这本是课堂上碰撞出的一次很有意义的思维火花,却被误判了,有些令人遗憾。紧接着,课堂转向了练习环节——应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师: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有什么规律?

  学生13:大单位换成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多么准确而深刻,这与教师引导学生始终关注每一个问题的“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是什么”的过程教学观息息相关。

  最后,在总结“我的课堂收获”时,有一位学生(学生14)作出了如下表述:面积的进率比长度的进率多了一个零。

  这是本节课上最后一个学生的发言。我感到十分感动——生本课堂的学生真了不起!我感到十分兴奋——尽管前面忽略了这个问题,却还是有学生能够将长度进率与面积进率进行比较,并找出规律。这说明,正确的思维一旦发生,其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这是一种学习迁移的力量,老师能否巧妙引导正迁移、破解负迁移,正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我感到意犹未尽,似乎同学们的发言才刚刚开始……

  听完课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孩子们的超常表现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优质高效的数学教学往往出现在返璞归真的课堂中

  整节课上,学生们就是通过“数”、“算”、“分”这三种办法去发现,建构“面积进率”这个新知识。实际上,就是两种办法,即“数”与“算”,不同的是第一组的同学是将整体划成格子后去数格子的数目,后面几个同学是先将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后再划格子再数,即所谓“分”的办法。这种“数”的办法,就是数学的生活化,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我们成年人的学习,有时也难免走上这条认知途径。这种基于常识、回归生活的教学有利于淡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神秘与惧怕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与热爱感。这种基于朴素数学的教学方法,往往能抓住数学的本质。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教化”之地,也就是要将粗放的生活常识提炼与升华。就数学教学而言,那就是概括与抽象。因此,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用“数”的办法的同时,应当引导学生重视“算”的办法,逐步养成推演的习惯。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出彩的机会

  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和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就会激活其主体意识与问题意识,并形成自由思考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出彩的机会。这是本节课留给我的最深印象。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节完全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课堂,除了极少的教师引导和点拨外,几乎没有教师的讲解。这让我相信,让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教学方式去开发和培养学生。本节课上,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彰显出了让人叹服的综合素质,这是讲授式课堂里面难以见到的。

  首先,同学们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信力。

  全班学生从上课到下课,个个从容自如,若若大方。台上的学生胸有成竹地展示,台下的学生在挖根刨底地提问,淡定得好像预演过似的(事实上没有这回事)。

  其次,同学们表现出了酣畅淋漓的交流表达能力。

  在小组交流中,学生都能用多元而简洁的方式(叙述加图示或比划)迅速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既善于倾听又很能包容,让人起敬!在小组展示中,学生们的口头表达普遍清晰、准确,有的还比较流畅并有激情。

  再次,同学们表现出了高度的主动思考意识和穷根问底的探究意识。

  问题意识是数学课堂的核心所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很多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追求。客观而言,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在这方面尚有差距。骏景小学学生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无论是提问的数量,还是提问的质量都是令人赞叹的。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能够多一些就很不错了,而骏景小学的课堂是学生对学生的提问,这不得不让人感到由衷佩服和欣喜。

  在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同学们的提问十分踊跃,咋想咋说,无拘无束,课堂氛围宽松,充满自由活泼的气息。特别可贵的是,不少问题都是即兴提出的(即课堂中的生成),而且有的问题很有价值。这种探究,无论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对同学们思维能力、学科素养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都不无裨益,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学生12讲她的“发现”:“长度比面积小了10倍”。尽管学生的表达欠准确,但思想已比较到位,要是能抓住这一点,就应该是本节课出彩的地方,是一个难得的高潮。实际上,学生12是把长度“进率”与面积“进率”进行比较,发现长度是按“10”进率,面积是按“100”进率,于是得出面积的进率比长度的进率大了10倍,也就是“长度比面积小了10倍”。这不就是类比思维的力量吗?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能够这样想问题,实在难得!如果老师能够因势利导:长度是反映一条“线段大小”的数量(是一维的),面积是反映物体“表面大小”的数量(是二维的)(这点,前面已有学生指出),而体积就是反映物体“整体大小”的量(是三维的)。按同学12的发现,面积进率是长度进率的10倍,那么,我们就可以猜想体积的进率将是面积进率的几倍?尽管在知识上有点难度,但对培养学生的类比猜想能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学生的学习重在思想启蒙,这是一个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思维品质。

  三、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导学作用

  当然,在生本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师的导学作用也不容忽视与削弱。当学生学习遇到特殊困难,尤其是在达不到高度(或深度)或出现一些若隐若现,似明非明的思维火花时,教师要不失时机,毫无犹豫地“大胆出手”,“借题发挥”,“力挽狂澜”,最终高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师智慧导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绝不是教师不作为,不可作为,恰恰相反,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更要作为,也更可作为。不同的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实而宽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掌握有如倾听、理解、协作、观察、调控、激励等教育手段与策略。    

  同学们的优异表现,得益于骏景小学十多年来生本教育的实践。是生本教育的理念和该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成长创设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不难试想,一个封闭的课堂,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一个满堂灌的课堂,能有学生的这种自信、表达与探究能力吗?能有学生们这种自主建构、自由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吗?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社会不正是需要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吗?当然,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课堂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想做就一定能成功的,这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国家意识、民族责任感和教育情怀的教育人长期坚守的富于激情与智慧的实践与探索的结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更精彩;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出彩。